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产品搜索
输入文字
分类
新闻推荐更多新闻
网站热门关键字

关于改进我国无损检测 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与见解

2015-11-22 08:15:37 三木科仪 WWW.SANMUKEYI.COM 点击数:

关于改进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与见解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对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的要求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因为存在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而使其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现象,在不损伤被检物使用性能及形态的前提下,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了解和评价材料的性质、状态或内部结构,以及某些物理参数等,这样的特殊检测技术就是无损检测。 

其基础是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质或它们的综合效应,以及检测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涉及声学、电学、磁学及电磁学、辐射学、渗透现象、光学、热学等特性。 

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为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检查手段,而且还涉及材料、产品与设备构件质量和安全使用寿命的评价,与以断裂力学理论为基础的损伤容限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 

无损检测技术虽然在学科分类上归属于检测评价技术,但它却是一门多学科综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工程科学,包含了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测试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材料的每一种物理特性几乎都可以用作无损检测方法的基础,几乎所有形式的能量都能被利用来确定或研究材料的物理特性、检测缺陷以及应力分析等,从而涉及到多种的专业技术。

因此,对于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而言,无论在理论性、系统性和工艺性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已经在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工程、医学等科技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制造、冶金、石油化工、国防、船舶、航空与航天、核能、电力、建筑、交通、海洋、电子、轻工甚至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都已经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成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

目前,作为这样一个概念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即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水平反映了该部门、该行业甚至该国的工业与科技水平,特别是对国家而言,可以说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由于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具有“非破坏性”的突出特点,在产品的百分百检查以保障产品质量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因此,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对于检测评价的质量与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求从事无损检测技术工作的人员具备较深厚的物理基础,有较广泛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除了应当熟知有关无损检测技术本身的基础理论、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与器材、检测工艺以及检验标准,具有相当扎实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以外,还必须对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材料应力与强度以及冶金等各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了解,以便正确选择甚至开拓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与检测工艺,能够根据无损检测的结果正确判断与评价材料、产品或设备构件等能否满足使用性能要求以及制定或确定适当的无损检测验收标准,而且对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国际上自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经开始逐步完善对于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定期的技术资格等级鉴定与考核制度,我国也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实施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的鉴定与认证工作。

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资格对应特定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法分为初级(1 级)、中 级(2 级)和高级(高级)三个等级,无损检测人员从事的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必须与其相应的资格等级相适应,分别负有相应的技术职责和有相应的技术水平要求。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的鉴定与认证除了有考核内容要求外,还规定了相应的学历、实践经历时间以及视力等条件要求。 

二、对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现状的评估与建议   

我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制造大国”,并正向“世界制造强国”发展,对于无损检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也促使了我国无损检测人才教育与培养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就笔者掌握的数据,我国目前已有十几所大学(包括军事院校)开办了名称各异而实质为无损检测专业技术培养方向的本科、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例如应用物理(无损检测)、理论物理(无损检测)、检测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质量检验与控制等,有多家大学建立了无损检测硕士、博士培养点。

此外还有十几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也开设了以无损检测技术为专业方向的大专、中专和技工的学历教育,从而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博士、硕士、学士(本科)、大专(含高等职业教育)、中专、技工的完整的无损检测技术人才教育体系。

此外,还有一些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非无损检测专业的工科课程中也把无损检测技术列入选修课程,至于开展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的大专院校则多达近百家。

据笔者估计,我国自 1986 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首创无损检测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至 2010 年,全国各大专院校已培养无损检测专业或无损检测方向类的本科、大专、中专和 技工约有 7 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约有 2.5 万人。

这对于我国无损检测技术队伍的人员更新换代、素质提高以及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无疑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但是,笔者认为在无损检测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无损检测高等教育,有突出的“质” 和“德”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与重视。

1.“质”这里所说的“质”主要是指教学质量。     

无损检测技术属于工科范畴,工科院校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方向,应该与培养高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的要求相适应,才能适应工业生产与科研领域的人才需求。

在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中,应该涉及主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全面培养,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学、材料科学,包括材料力学等理论基础,为今后开拓新的无损检测方法、设备及从事无损检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工业生产与科技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发展,国内对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调整,有些大专院校原有的专业,如应用物理、理论物理、数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减缩,而无损检测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增,于是部分院校就把转向为无损检测作为寻求出路的一种途径。

然而在师资、实验室条件、教材等都不具备或者不完善、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忙转向上马,必然影响无损检测专业方向的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结果毕业生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水平名不符实,不但满足不了企业对无损检测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因此,在无损检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绝对不应该滥竽充数、急功近利地追求教育系统自身的短期经济效益,而应当考虑高质量地培养无损检测技术实用型人才才是正道。

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学时上保证满足教学质量的要求。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仅开设一门30 学时的“综合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有的在三年的大专学习期间仅开设一门 60学时的“综合无损检测技术”课程,而学生毕业时就冠以“无损检测方向”的名义。

有一所颇负盛名的大学开办了无损检测本科专业,所设置的无损检测专业课程学时数已经减缩到相当于初级(1 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资格等级培训课时,以至其无损检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到企业后闹出不少笑话,例如不知恒电位 X 射线机是什么,不知固定式电磁轭探伤机为何物,到钢管厂工作大半年还不知道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用的是什么探头……等。 

笔者认为,既然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方向,在课程设置的项目、学时方面都应该给予切实的保证,至少不能低于中级(2 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资格等级培训课时,不仅要保证学生学到必须的、全面的专业技术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到企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申请报考无损检测技术人员 2 级资格。 

其二,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切实保证与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内容紧密联系。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特殊检测技术,属于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性很强、几乎涵盖所有工业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学科,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有较全面的工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到能与应用工艺紧密结合的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对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获得较全面的掌握,并且对最新的无损检测技术能有基本的了解,为今后从事具有开拓性科研工作打好能力基础,在走向社会后才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技术时能够有独立钻研的能力。 

企业需要的是这样的人才。

既然如此,就必须努力提高和强化师资水平,就笔者所了解到的一些开办无损检测专业的院校情况来看,有不少教师是从别的领域或行业改行而来,或者名义上是无损检测专业毕业,但是从学校门出来又走进学校门,尽管不少人具有高的学位(硕士,甚至博士),可是他们在研究生期间主要是跟着导师做某个具体课题,所学习的专业面、知识面极度狭窄。 

这些教师对无损检测技术其实并不熟悉,不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应用工艺要求,不具备无损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更毫无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仅靠自学一些文字资料(包括网络媒体和印刷媒体),仅凭拿到的教材“现炒现卖”,照本宣科地教学,实验课流于形式等,这样的专业教学只能是“误人子弟”,根本无法保障无损检测技术专门人才的教育质量。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教育界的名言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应该通过科研、科技咨询服务、下厂实习与调查、接受专业师资培训等方式促进无损检测专业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自身技术素质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必须及早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采用“客座教授”形式聘请来自工厂、科研单位的高水平的高级无损检测技术专家承担教学任务、开办无损检测技术专题讲座,在校内对学生进行讲学,教师旁听,这是非常好的方式,不但能够保障教学质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师 “充电”)也是极好的帮助,甚至就学校的经费与经济效益来说,聘请“客座教授”的效果也比常年养一帮不能满足教学质量需要的教师要好得多。

还必须指出,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高新技术,具体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并有前瞻性的预测,才能实现合理设置,使得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生产第一线检测工作的需要。

目前学校里使用的教材往往内容陈旧,落后于实际的生产发展,因此教材应该及时修订,至少是老师的讲稿不应该是年复一年地“炒冷饭”,应该随时添加最新的技术发展内容,以便跟上无损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专业课程的编写可以邀请对口的无损检测专家参与,有利于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能跟上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学生在校期间还必须强化实验课、强化操作技能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该尽可能及时更新、充实、完善实际操作训练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器材、标准试块、试片以及带有真实自然缺陷的实际工件试样等,以满足实践课程有效进行的需要。

2.“德”这里所说的“德”包括师德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是“育人”单位,应该“以教学工作为根本”,从事无损检测技术教育的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学习来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应当努力积累所从事专业的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甘做蜡烛”为信条,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如企业要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一样,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全心全意搞好教学工作,要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负责,应该让毕业的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让社会满意的人才,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目前有些高等院校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把从院外揽回课题多少、拉来经费多少、发表论文多少,甚至为学校创收多少等作为对教师的硬性考核指标,导致有些教师为了追名逐利而疏忽其本职教学工作的质量,甚至出现了一些师德沦丧的事件,在学生心目中丧失了对“老师”的敬重和信任。 

实际上,一所学校是否真正能够扬名于世的还是它能否培养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校长就说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没有改名为大学,但是全世界都知道“麻省理工学院”。

对于现有的无损检测专业教师,除了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师德”教育,要求教师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以外,笔者建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的教育科普培训工作委员会出面组织,每年利用暑假进行集中的师资培训,邀请国内德高望重的无损检测专家讲课,不但讲专业技术和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形势与动态,还要讲无损检测界的职业道德与案例,使这些新入行的教师尽快学到大量的知识来“充电”,同时也有利于各院校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无损检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可以考虑由学校出面联系,学会协助,让教师利用暑假到企业跟班劳动锻炼,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有助于尽快积累实践经验。

在满足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认证报考条件的前提下,以自愿为原则,让教师参加至少中级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考试,有利于教师按中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方向培养学生。

有些学生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后,除了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徒有虚名以外,甚至不知道“知识产权”、“科技道德”、“职业道德”为何物,一切向“钱”看,做出了许多令企业头疼、反感、愤怒的事情,甚至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笔者就遇到过剽窃老师的科研成果卖给乡镇企业,玩弄黑客手段偷看企业内部网络中的财务管理信息后威胁老板要求加工资,在企业实习期间骗取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资料后自己开公司生产,为本单位购买无损检测设备器材时公然索取“中介费”、“回扣”,为企业销售产品时公款私用,冒领公关费……等事例,这些多少应该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足相关。

笔者曾经陪同一位外资企业老板到一家颇负盛名的大学面试招聘无损检测本科毕业生,这个专业的一位年轻教师鼓动学生向招聘方提出高薪待遇的要求,可是这些学生在面试招聘中不但专业知识被问得错误频出或者回答不了,而且在被问及有关人品、职业道德、孝敬父母等方面的问题时,多个学生的回答竟让这位外资企业老板紧皱双眉,大摇其头,我问这位教师:“你培养的学生有什么实力和本钱可以提出高薪待遇要求?”这位年轻教师当场哑口无言。

当然,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教师中时有所闻“潜规则”、“学术腐败”等现象并非无损检测专业独有,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正因为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是对产品百分之百检查,是一项对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要求极高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更不能容忍弄虚作假。 

因此,笔者认为在无损检测高等教育中,应当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师德教育和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在学校里不但应该学到应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应该教育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人品与职业道德、职业心态。   

(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检测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在线留言
    网站留言
    在线客服